常见问题 FAQ
入门与基础功能
如何免费试用云开发 AI 能力?
试用方式:
- 新人特权:新用户首月 0 元体验。
- 方式 1:已有小程序,通过微信开发者工具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登录小程序账号,使用微信云服务助手小程序开通,不需要下载开发者工具)开通云开发,首月免费(适用于未使用过云开发的用户)。
- 方式 2:若无小程序,可先开通微搭体验版 链接
- 之后登录 使用入口 试用 AI+ 功能。
云开发 AI Agent 能做什么?
核心功能
- 多种 AI 能力:可直接调用大模型 API,或自定义 Agent 接入知识库系统。
全渠道部署
- 发布渠道:支持小程序、Web 网页、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及微信客服系统。
- 模型支持:同时兼容 DeepSeek 和混元双模型。
小程序如何接入 AI?
请参考《小程序接入云开发 AI 能力指引》: 链接
如需进一步操作或建议,请查阅该指引文档。
有没有已经开发好的云开发 AI 小程序案例?
有。可通过以小程序体验云开发 AI 能力:
支持 DeepSeek 及智能体实时试玩。
不写代码如何发布一个 AI Agent?
可以选择一键发布 Agent 为网页或者小程序,或者参考上述文档来发布到公众号。
如何快速创建 AI Agent?
首先,确保已经开通过云开发环境,免费开通体验流程请参考上文如何免费试用云开发 AI 能力?
- 登录 AI+: Agent 后登录 使用入口 试用 AI+ 功能。
- 创建 Agent: 创建一个 Agent,选择模型(支持 DeepSeek/混元大模型,)填写设定信息,上传个人知识库,点击保存 Agent
是否支持快速基于 AI Agent 创建一个小程序/web 网页
支持,且无需编码基础,零代码可以上线。
完成 Agent 创建之后,可以在保存之后的弹窗中,点击创建应用,支持发布为独立的小程序或网站
如何在现有小程序中使用?
需要一定的编码基础,可参考参考《小程序接入云开发 AI 能力指引》: 链接
公众号是否支持接入 AI 实现智能客服?
支持,云开发 Agent 可以一键发布到公众号和服务号作为智能客服,复用微信公众号都对话界面提供客服能力。
- 发布到公众号:参考 [如何快速创建 AI Agent?](#如何快速创建 AI Agent?) ,保存之后,点击发布到微信平台,选择公众号或者服务号,填写公众号的 appid,授权之后即可发布到公众号
- 体验对话功能:在公众号界面进行对话,即可体验
限制条件: 对于订阅号或者未认证的服务号,只能在 15 秒内进行被动回复。若消息处理时间超出这一时限,系统便会自动发送“思考中,请回复‘继续’”的提示。已经认证的服务号不受此限制。
其他方式:
- 公众号菜单嵌入智能客服:创建完 Agent 之后可以一键生成一个应用,发布为 h5 网页,然后把地址嵌入到公众号菜单中
视频号是否可以接入 AI 实现智能客服?
支持,可以参考上一步的 1/2 步骤,先创建完 Agent,然后选择发布到微信客服即可,微信客服支持服务视频号的用户。
云开发 Agent 是否支持企业微信智能客服?
支持。云开发 Agent 可以发布到微信客服系统,可以参考前面流程,先创建完 Agent,,然后选择发布到微信客服即可,底层基于企业微信,能够服务外部微信客户。
DeepSeek 是否支持联网搜索?
支持中,即将发布,通过 Agent 可开启联网搜索能力,支持混元大模型和 DeepSeek
是否支持用户在对话中上传文档和图片?
支持中,即将发布,通过 Agent 可在对话中上传文档和图片,支持混元大模型和 DeepSeek
是否支持用户查看历史记录?
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是否支持多个会话分组功能?
目前仅开放了单会话功能,即一个终端用户和一个 Agent 之间暂时只有一个会话,创建会话功能即将支持,敬请期待
为什么 Agent 回复速度有些慢?
请检查是否使用了 DeepSeek R1 模型, DeepSeek R1 模型思考过程较久,在接下来的版本中我们即将支持切换 DeepSeek V3 模型,没有思考过程,回复更快,或者也可以使用混元大模型。
是否支持对接其他平台搭建的智能体?
敬请期待,我们即将支持通过自定义的方式对接其他平台的智能体,支持通过 Agent UI 及小程序基础库 SDK 来调用
是否开放了 API 可以通过其他语言或者平台来调用?
支持中,大模型接入和 Agent 即将上线 API 调用功能,上线之后,大模型接入接口将可以无缝对接 OpenAI SDK 等开源库,Agent 对话相关接口,可通过 HTTP 请求方式被其他平台任意语言来调用
是否支持通过服务器方式开发的小程序或者第三方开发的小程序调用?
只要能够开通云开发,都是可以正常在小程序中使用云开发提供的 AI+能力。
已有小程序,通过微信开发者工具开通云开发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登录小程序-开通云开发,首月免费(适用于未使用过云开发的用户)。
开发
如何隐藏 Agent UI 的推理思考过程?
DeepSeek R1 等模型思考过程较久,如果希望隐藏思考过程,可以切换到混元大模型,或者切换到 DeepSeek V3 模型,没有思考过程,回复更快。
或者,在 AgentUI 中进行隐藏
小程序 Agent UI 组件
找到如下代码进行删除
<markdownPreview markdown="{{item.reasoning_content||''}}"></markdownPreview>
Agent UI 可视化组件
找到思考过程,点击不可见,即可隐藏思考过程
发布与部署
小程序中使用了 AI 能力,正式上线前如何通过微信审核?
在发布 AI 智能体到小程序时,微信将在代码审核阶段核实小程序运营的内容与所选类目是否相符。AI 问答涉及深度合成技术,需补充【深度合成-AI 问答】服务类目。
目前,个人主体小程序尚未开放深度合成相关服务类目,建议申请企业主体类型小程序。
对于个人客户,考虑到类目限制,建议使用 H5 或公众号(订阅号/服务号均可),或者小程序的客服消息等其他方式实现 AI 智能体的功能。
- 确认您的小程序通过了企业认证
- 确认您的环境有效期至少为 3 个月,此项非必须,但有助于您通过审核
- 进入云开发平台AI+首页,点击右上角小程序算法备案
- 填写您的小程序 AppID 和小程序主体名称
- 平台将会为您生成算法备案资料
- 前往微信开发者平台,提交上一步生成的备案资料页的清晰截图
- 您可以在服务类目中选择深度合成>AI 问答/AI 换脸/AI 绘画
定价与计费
云开发 AI 能力定价如何?
云开发 AI 能力按照实际调用产生的 Token 数量计费,目前每个环境内置赠送每月 100 万 Token 数量,如需更多,请联系我们进行提升。
首月免费到期之后如何收费?
首月免费试用期结束后,云开发的收费将依据云开发基础套餐标准执行。具体费用详情请参考定价文档。
知识库相关
知识库支持哪些文件格式?
目前支持 .markdown, .md, .pdf, .docx, or .pptx 等文件格式
知识库的文件大小限制是怎样的?
单个文件最大 10M,一个知识库支持多个文件
知识库是否支持对接微信公众号的文章?
即将发布,可以通过授权,自动获取微信公众号素材库中的文章,可以在 Agent 中基于这些文章内容来回复问题
知识库是否支持数据库?
即将支持,表格等结构化的数据可通过数据库来作为知识库来源,同时支持按照终端用户的权限来查询数据,避免越权访问数据。
测试与故障排查
小程序发布之后,为什么 AI 不回复消息?
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法
- Agent UI 参数配置:检查是否传入正确的
botId
或大模型配置。 - 微搭可视化开发授权认证:确保小程序使用扫码授权方式,全托管认证方式暂不支持。
- 小程序 IDE 基础库版本:选择 3.7.7 及以上版本。
- 用户微信客户端版本:需高于 8.0.55,低于此版本建议升级微信。
进一步操作
- 核对以上各项设置,确保配置正确无误。
- 若问题依旧存在,建议查阅官方文档或联系技术支持获取帮助。
流式输出过程突然中断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 Agent 出现了思考或者回答中途会停止的问题,目前主要出现在当思考内容较长或者回答内容较长的情况,在请求大模型时,提示词的简单程度、网络速度等多重因素可能都会让请求时长增加。
可能原因:客户端请求超时,可以修改客户端网络超时配置
小程序端全局超时配置
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中的 app.json 中配置全局超时时间,可以根据小程序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建议配置为 10 分钟以内
{
"networkTimeout": {
"request": 600000
}
}
参考链接: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dev/reference/configuration/app.html#networkTimeout
web 端超时配置
cloudbase-js-sdk 默认设置了超时时间为 15 秒,当请求超时时,会主动取消请求。用户可以在 cloudbase.init
时自定义超时时间。
import cloudbase from "@cloudbase/js-sdk";
const app = cloudbase.init({
env: "your-env", // 需替换为实际使用环境 id
timeout: 600000, // 设置超时时间为 10 分钟
});
const auth = app.auth();
await auth.signInAnonymously(); // 或者使用其他登录方式
const ai = await app.ai(); // 后续就可以按常规方式调用 ai 能力了
Agent UI 区块组件引入后小程序包大小超了怎么办
在小程序源码中使用推荐使用源码组件,具体参考 指引三:使用云开发 AI 对话组件,快速接入 AI 对话,或者参考下面的链接来使用子包引入。
第 1 步:使用子包形式引入
- 下载组件代码包:组件下载地址。
- 解压并放置:将组件包放入小程序项目根目录下的
components/agent-ui
目录。 - 配置 app.json:
{
"lazyCodeLoading": "requiredComponents",
"subpackages": [
{
"root": "components/agent-ui",
"name": "agent-ui",
"pages": []
}
]
} - 配置 project.config.json:
{
"setting": {
"ignoreDevUnusedFiles": true,
"ignoreUploadUnusedFiles": true
}
}
第 2 步:初始化对话组件
- 修改
./components/agent-ui/index.js
:import * as sdk from "@cloudbase/weda-client";
sdk.init({
envID: "<云开发环境ID>",
}); - 在组件头部添加引用:在
./components/agent-ui/dist/Agent-UI/index.js
中添加import '../../index'
,确保组件加载时立即初始化 SDK。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减小小程序主包的大小,并确保 Agent UI 组件的正确初始化和使用。
为何向订阅号发送消息后会收到“思考中,请回复‘继续’”的回应?
对于订阅号或者未认证的服务号,只能在 15 秒内进行被动回复。若消息处理时间超出这一时限,系统便会自动发送“思考中,请回复‘继续’”的提示。
已经认证的服务号不受此限制。
可以尝试:
- 手动回复“继续”:促使系统继续完成回复流程。
- 优化智能回复设置:调整智能体的回复策略,确保回复内容简洁且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优化建议:
在提示词增加如下设定
- 智能体以极简风格回应问题。
- 简化复杂问题的回答,提炼核心信息。
- 严格限制回复内容的长度和相关性,避免冗余。
- 不要输出 markdown 格式,直接输出纯文本
在流式调用时,如何才能知道流式传输结束了?
for await
代码块后的代码在流式传输之后才会执行,所以只要在for await
代码块后做流式调用结束相关的通知/设定标识的操作即可。
const hy = ai.createModel("hunyuan-exp"); // 创建模型
const res = await hy.streamText({
model: "hunyuan-lite",
messages: [{ role: "user", content: "你好,请你介绍一下李白" }],
});
for await (let str of res.textStream) {
console.log(str);
}
console.log("流式传输结束啦"); // 流式传输结束后才会执行这里的代码!
技术细节
在小程序中使用 AI+,我该用微信小程序基础库还是 AI SDK?
AI SDK 和微信小程序基础库提供的 AI 能力是相同的。
AI SDK 是云开发提供的多端 SDK,在多个平台都有一致的使用体验。如果您有一码多端的需求,可以选用 AI SDK。
然而在小程序上使用 AI SDK 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 小程序包体积有限制,引入 AI SDK 会增加一定的包体积
- 小程序需要配置服务器域名,配置完成后 AI SDK 才能进行请求
微信小程序基础库内置了完整的云开发 AI 能力,不占用包体积,也无需配置服务器域名。对于专注于小程序的开发者们,使用微信小程序基础库是一个好的选择。在不用安装任何外部包的情况下,也能完整地访问到云开发提供的 AI+ 能力。
微信小程序基础库和 AI SDK 在使用方法上有一定的区分,请注意阅读文档。